首页 > 热点 > 正文

暑热消尽是新秋!处暑养生指南助你应对“多事之秋”

2023-08-23 18:56:27 来源:上海徐汇

今天(8月23日)就是处暑啦!暑气结束,秋意升起。终于进入体感舒适度最高的时节啦。

但这个时节的昼夜温差加大~容易引起肠胃炎、感冒等流行疾病。这里有“二宜、三忌、四秘诀”,助我们健康过秋天。

医学顾问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科

齐丹萌

张晓天 主任医师

二宜祛湿健脾

处暑时节,最重要的养生就是祛湿。《素问》中提到:“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。”脾胃吸收消化功能受损,会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,为冬天呼吸系统疾病复发种下病根。

想祛除湿气,除了可以喝些健脾利气、利水化湿的代茶饮,还可采用针刺、艾灸、拔罐等方式辅助。此外,闲时常按中脘、足三里、丰隆、阴陵泉、公孙穴等穴位,也起到祛除湿邪之效。每天各穴按压1~2次,每次2~3分钟为宜。

滋阴润肺

中医认为,肺喜润而恶燥。秋季温燥之邪自外而内入侵人体,所以处暑养生要护肺津。

俗话说:“入秋先喝汤,秋燥不用慌。”来一碗软糯银耳汤,润肺止咳的同时,还有助于养心安神。除此之外,莲子与银耳也是绝配,两者一起煮,润肺又清热,是秋天润燥的最佳选择。

三忌加衣过早

“春捂秋冻,百病不生。”处暑后,气温逐步降低,早晚皆有凉意,切不可急着添加衣物。反之,稍微“冻”一下,可以促进新陈代谢,增加产热,提高身体御寒能力。当然,脖颈、腰腹、脚部要注意做好保暖,保证体内阳气运输正常。

乱贴秋膘

常言道:“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。”所以,秋季应适当进补以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。但处暑乃夏秋交替之时,暑气依存,脾胃功能较弱,此时还不适合大鱼大肉的进补,否则容易损伤肠胃。平常饮食搭配合理、营养均衡,便可为秋冬打好坚实基础。

凉水洗澡

到了处暑,夏季已接近尾声,但多地仍然较为炎热。很多人还是会像酷暑袭来之时,喜欢用凉水洗澡,这样容易引寒气入体、受凉感冒,而且皮肤受到冷热刺激,易发秋痱。

四秘诀通鼻要穴

秋燥易伤肺,早晚温差大,常按揉鼻通穴和迎香穴两处穴位,可以缓解流鼻涕、打喷嚏。

修身养性

秋季容易导致人们情绪低落,此刻要注意情绪上的变化,凡事持平和之心。

理气护心

多变的气温会让人感到胸闷,心脏不舒服。此时,可以尝试按摩极泉穴,注意动作连贯、力度柔和,按压10次左右即可。

起居有时

处暑时节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。要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,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,早睡早起,以更好适应“秋乏”。

猜你喜欢:

英雄出少年!徐汇青少年包揽6块金牌!83岁老人执意汇款给骗子?多方合力挽回300万损失!调研手记|党建引领聚焦“关键事”,“问题清单”转“幸福清单”中秋尚早,天钥桥路月饼市场已“内卷”!上海人最爱还是……独乐乐到众乐乐,这些独具特色的自治项目品牌你听说过几个?

综合自: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

编辑:陈思宜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

标签:

上一篇:新疆启动2023年秋粮生产供电服务保障专项行动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精彩推送
社科